拜仁携手曼联上演“抽象德比” 十问滕哈格在玩什么
#时事热点头条说#
拜仁主场4比3曼联,拜仁0延续了欧冠小组赛34场不败的恐怖纪录,单看比分这似乎是一场足以载入史册的经典比赛,比赛过程应是跌宕起伏,可是给两队球迷的实际感觉却是波澜不惊,甚至有种“过家家”的感觉。就在我纠结应该怎么写这场比赛球评分析时,我在朋友圈看到一个迅速扩张开的新名词——“抽象德比”。
用“抽象”来形容这场比赛反而恰到好处,纵观两队的历史故事用上“德比”也不为过。那么,这场比赛究竟抽象在哪呢?我想分两步来聊聊我的感受。
1、拜仁:毕竟主教练不在场边
如果开场没有乌尔赖希的救险,而是曼联率先进球,那么拜仁会不会一直在留力踢这场比赛?单从开局上来说,拜仁踢得并不好,甚至看不出一点想抢开局的意思。庆幸的是曼联也不敢主动进攻拜仁,毕竟拜仁在欧冠小组赛的统治力还随着纪录在延续。所以,当拜仁通过几次机会突然提速后,曼联的防守还是只有招架之力。
毫无疑问,拜仁是幸运的,因为萨内取得领先的进球踢得并不好。这粒进球之后,拜仁习惯性的提速,仅隔4分钟便有穆夏拉助攻格纳布里再进一球,一场“惨案”似乎又在拜仁的筹划之中,可是结果是上半场的2个进球来自两队上半场仅有的3次射正球门。
乌尔赖希表现很好吗?除了开场第一次扑救外,他的表现也并不好啊。恰如德国超级杯对阵莱比锡,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乌尔赖希全场也只是被对手射正了4次球门,就丢了足足3球。相反是上半场表现极其糟糕的奥纳纳,下半场反而贡献了足足6次扑救。话虽如此,真的不该是“比烂”,可是数据就是如此荒唐,602次传球的拜仁控球率60%,393次传球的曼联控球率40%,真的要说谁踢得更好吗?做不到。
我知道,还有一点是很多拜仁球迷都关心的,为什么一点轮换机会都不给德里赫特?在德里赫特接受采访时看似回避了问题关键却又有施压的回答下,德里赫特本场甚至连替补上场的机会都没有。同样,被寄予厚望的以色列天才门将佩雷茨加盟拜仁后也仍未获得任何出场时间。对于阵容无比单薄的拜仁而言,考虑到冬休期前后亚洲杯、非洲杯的影响,轮换演练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这场比赛,还可以让球迷看到主教练和助理教练的区别,“图司令”情商的高低早已因为诸多事情可以证明,但是主教练和助理教练出现在场边确实有着截然不同的结果,如果图赫尔依然在场边指挥,那么拜仁2比0后会踢出这么奇怪的比赛吗?
如果曼联真的放手一搏,其实结果也未可知。
2、曼联:十问滕哈格在想什么
作为一个主队球迷,却想致敬我老师用“十问模式”去问客队主教练,我也觉得很奇怪,可是滕哈格在本场面对拜仁没有主帅下的一系列指挥,确实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先来说守门员,这还是同一个奥纳纳吗?上赛季欧冠拿下最高分,小组赛两回合对阵拜仁高接低挡、无所不能的奥纳纳,俨然就是第二个诺伊尔。可是在曼联,我看到的是他眼神迷离,极其不自信。上赛季以覆盖范围大,出击快准狠著称的他,本场面对拜仁几乎不敢离开小禁区,这是为什么?要知道站在他身前的林德洛夫就需要一个敢于出击补位的门将啊。尽管拜仁只有特尔通过这一点取得了进球,可是曼联球迷看到拜仁几次抓住中后卫和门将之间的缝隙,应该很慌吧。
曼联为什么要效仿本赛季米兰等队新流行起来两侧快速通过中场战术?曼联三中场组合卡塞米罗、埃里克森、B费都不是推进型的球员啊,八号位上是埃里克森,但是曼联上半场几乎不选择中场协调,那么有接近拜仁的控球率所图是什么?要知道,德甲但凡是一个清白的球队,都知道面对拜仁要对其六号位进行布控,而滕哈格作为非常了解拜仁的前员工,对此竟然毫无战术设计,为什么?
同样的道理,曼联右路首发佩利斯特里,在左路拉什福德进攻方面发挥出色的情况下(请注意,特别强调:是进攻方面发挥出色,不只是发挥出色),吸收了拜仁在右路足够的防守,为何一次边路转移或者右路进攻都没有?难道阿方索戴维斯的进攻幅度还不够大吗?这是拜仁留给曼联很明显的机会,下半场第一次转移右路就获得了不错的机会。既然如此,滕哈格为什么要上佩利斯特里呢?甚至都没有发挥任何牵制作用啊。
最后三问,我想给问拉什福德的问题。毫无疑问,拉什福德具备打爆右后卫莱默的能力,可是拜仁现在进攻最强的就是右路,萨内状态如日中天,莱默进攻辅助也很给力。可是在明知如此的情况下,拉什福德为什么在右路一次回防都没有?这完全就是给拜仁10打9的机会啊!如果不是拜仁把萨内调到左路,那么曼联不会有这一次次看到希望的机会。可就是在拜仁萨内左移后,曼联也选择将拉什福德右移,然后继续发起左路进攻。难道滕哈格对拉什福德没有指挥力吗?否则一切又作何解释。
这场比赛,只能说很抽象。